猫是保护动物吗

2024-05-13

1. 猫是保护动物吗

豹猫,又叫狸猫、山猫、野猫。在动物分类中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它善于奔跑,会偷袭,能攀缘上树,常活动于林区,也见于灌木丛中,胆大、凶猛,夜间出来活动。豹猫属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鸟类为主,常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其它动物,亦食鼠、蛇、蛙及果实。豹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豹猫是一种中型猫科动物,只产于亚洲。比家猫大,依各亚种不同,体长在40-60厘米之间,身上有像豹一样的斑点。就与身体的比例来说,豹猫的尾巴比较短。



豹猫是夜行动物,通常以啮齿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除了交配季节外,它们一般为独处。



豹猫皮可以制裘,豹猫皮的商品叫狸子皮,是野生细毛皮中产量较大而廉价的皮货。由于人类捕杀,数量锐减,国际上已把豹猫列入世界珍稀动物之一。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好像还没有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录。

猫是保护动物吗

2. 如何保护濒危猫科动物?把它们抓起来真的好吗?

猫科动物是我们所在的系统当中不能少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而且对于一些濒危的动物来说,我们应该对他实施保护。
如果动物的数量特别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护他的个体或者是整个小团体的数量,让它们不受到任何伤害,如果不及时的保护这些动物可能会因为猎杀从而使数量变的更少,如果数量特别少的话,再加上猎杀就很难恢复了。其实就是我们要保护这些动物原本的生活环境,这样可以促进种族的繁殖,保护栖息地其实并不是只保护里面的一花一草,不让别人进入就可以了,不猎杀他们,其实要保证栖息地里的生活所需的东西齐全,并且还要保证它们繁殖下一代的环境。但是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动物都是喜欢自由的,它不希望自己被关起来,所以对于这些动物要说,如果把它抓起来这样保护的话,可能会死的更多,而且繁殖起来也会更加的困难。但是对于一些数量极少的动物来说,还是需要把它给关到动物园里进行人工繁殖,这样可以扩大他们的种族,但是这样的保护也是有不好的地方的,关起来保护可能会让猫科动物失去他原本的天性,等放生之后可能这些动物根本适应不了深林里的环境,可能会很快就死掉的。当然除了猫科动物以外,还是有很多动物需要我们保护的,但是保护它们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种,不一定要把它给关到起来才叫保护,因为有些动物是不习惯关在里边的,这样会让它们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且心里也会特别难受,有可能会死掉,所以我们应该先从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以及种群开始。只有动物特别稀少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把它关到动物园里,这样可以方便让人来帮助他繁殖出后代来。

3. 如何保护濒危猫科动物?把它们抓到动物园有没有好处?

现存的大型猫科动物在野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老虎是濒危,狮、豹和雪豹是易危,美洲虎是近危。对濒危动物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式,这是两种不同的保护理念。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主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并严厉打击盗猎和商业贸易,促进动物在原产地恢复种群。
易地保护主张把野生动物从野外抓到动物园中进行饲养繁育,待时机成熟进行野化训练,最终放归到野外适宜的环境中。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应该以就地保护为主,只有在野外数量极少(少到找配偶都很困难的程度)或栖息地已经不复存在,无法进行就地保护的时候,才适用易地保护。
猫科动物易地保护的利弊
大型猫科动物易地保护的尝试,我国已经在进行中了。哈尔滨东北虎林园、桂林熊虎山庄和南非老虎谷,都声称要对圈养虎进行野化训练,最终实现放虎归山。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有利有弊。
好处是能保存野生虎的遗传多样性。我国的华南虎已经野外灭绝了,东北虎一度下降到不到十只,俄罗斯的东北虎种群也是由1940年的三四十只个体恢复而来的,这些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都很低。而圈养虎有的是几十年前甚至近百年前野捕个体的后代,如果把它们野化放归山林,将极大地充实野生种群的基因库。

弊端是圈养虎很难野化。猫科动物是技艺型猎手,不同于完全靠本能吃饭的动物,猫类捕猎是需要技巧的。而捕猎技巧源自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亚成年阶段的多加磨砺。
年轻虎一两岁就能长得和母亲差不多大了,但著名动物学家夏勒却观察到三只亚成年小虎始终无法杀死一头被拴住的家牛。这些小家伙集中抓挠牛的背部、臀部和腿,却不会放倒牛进行锁喉。直到它们的母亲出现,轻松就将牛杀死。可以想见,这些年轻虎需要跟着母亲进行很多次的模仿和练习,才能学会咬杀。

圈养虎从小没有跟着母亲学过狩猎,成年了要靠人工训练掌握猎杀技巧是很难的。我国的一些机构也已经做过不少野化训练,但都是干打雷不下雨,至今未有成功放归野外的例子,有关人士怀疑这些都是噱头居多。
正确的保护理念
要想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猫科动物,必须坚持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最关键的是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并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将不同保护区连起来,让不同保护区的野生大猫能自由交流,避免发生遗传漂变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
不同保护区基础不同、条件不同,保护效果也大相径庭,以孟加拉虎为例,有的保护区老虎数量很多,有的保护区则几乎绝迹。一山不容二虎,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的一些年轻和年老的雄虎因受到同类排挤,被迫到保护区边缘游荡,很容易出现伤害人畜的恶性事件。在印度,堪哈国家公园已经虎满为患,潘纳国家公园的老虎却因盗猎灭绝了,印度政府适时将班达迦、堪哈和朋奇公园的共8只老虎引入潘纳,短短几年时间,潘纳的老虎数量就恢复到63只了。从此可见生态廊道和开展好大猫迁移工作是多么重要。

从这里我们就看出易地保护的多余了,如果没有栖息地,再多的圈养虎也没有地方放归。如果有栖息地,直接从现有的那些已经虎满为患的保护区里捕捉野生虎进行迁移就可以了,这可比圈养虎野化靠谱多了。而且,如果虎多的保护区与虎少的保护区有生态廊道连接,野生虎自己就会扩散过去,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的东北虎有了明显增多,就是从毗邻的俄罗斯自由扩散过来的。
我国现在有6000多只圈养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野生虎在我国几乎绝迹了。美国更是有上万只圈养虎,是全球野生虎的两倍都不止。显然现在圈养虎根本就不缺,缺的是放归山林,缺的是野生虎种群。如果现在再去把野外已经很珍贵的大型猫科动物抓到动物园,显然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可以这么说,现在野生大型猫科动物还没有濒危到需要进行易地保护的程度,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开展易地保护可能也救不活野生大猫种群了。因此,抓紧时间做好就地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保护濒危猫科动物?把它们抓到动物园有没有好处?

4. 大型猫科动物如何保护?

世界自然基金会不仅致力于大熊猫物种的保护,也十分关注大型猫科动物的保护工作。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大型猫科动物方面的保护工作集中在黑龙江流域东北虎保护和制止西藏的野生动物皮毛制品的非法贸易。
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北部与隔黑龙江相望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共同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为全球重点生态区之一,合称为黑龙江流域生态区。这里也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东北虎、远东豹、黑熊、丹顶鹤、白枕鹤等。世界自然基金会从2002年开始在这一地区开展针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项目,帮助当地政府新建或升级了五个保护区,面积达到90万公顷;同时,还运用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理念,对这一区域内主要保护区进行了已建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评估,针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威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此外,为了拯救孟加拉国虎、金钱豹、雪豹等亚洲大型猫科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与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在拉萨和那曲地区开展了动物毛皮的市场和消费调查,并于2005年8月共同在拉萨举办了关于制止亚洲大型猫科动物非法贸易的研讨和项目规划。该项目于2006年1月正式启动,其重点是通过与政府部门,研究、教育机构,宗教界等合作,开展市场和消费调查、宣传教育、政策研究、提高执法能力等项目,来制止藏区非法贸易和消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