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主人公有哪些?

2024-05-13

1. 《西厢记》主人公有哪些?

《西厢记》主人公有:
1、崔莺莺
崔莺莺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在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中,她内心强烈地追求着爱情和幸福。
2、张生(张君瑞)
张生先父官礼部尚书,可见他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幼在此环境熏陶下,勤奋学习,学成满腹文章以求金榜题名。
3、红娘
红娘不仅仅是一个裨女,而且是剧里剧外的联络人,她作为作者代言人,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加在了她的身上,她左右着剧情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老夫人
老夫人是一个多苦多难的、已经衰败了的封建家庭的家长。丈夫刚刚去世,能够担负起家庭支柱的小儿子尚且年幼,显赫的相府之家转眼之间变得只剩“至亲三四口儿”,而客居萧寺,后面会遇到什么麻烦,她一无所知。

《西厢记》主人公有哪些?

2. 西厢记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
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
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
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
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
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
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
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该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人物介绍: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
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老夫人当众许婚,后来又出尔反尔。
既赋于崔,张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
但是,冲破内在心理的樊笼毕竟比冲破外在人为的约束还在艰难,于是就有了莺莺的“闹简”和“赖简”,其中莺莺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靠。
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
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承担着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压。《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
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与自身的封建礼教烙印作斗争,老夫人毁约后,张生一撅不振,此时莺莺明明思念张生。
让红娘去探望,但当见到红娘带回张生的简贴时,又“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改变了朱颜”,怒斥红娘说要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
待红娘说要将简贴儿交与老夫人时,她又道:“我逗你耍来”,并急切地询问张生的情况。这种有辱于小姐身份的言行,是“欲”与“礼”的斗争。她在红娘面前遮掩,而内心又忍不住牵挂张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3. 西厢记故事简介 西厢记主要讲什么

1、《西厢记》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简称,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2、《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3、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西厢记故事简介 西厢记主要讲什么

4.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西厢记》的故事大家都熟知。唐代书生张珙入京赶考路过河中府,顺便探望小时学友——现在统领十万大军的白马将军杜确并游览名胜古刹普救寺。不料在寺中邂逅绝色美女崔莺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当即放弃赶考,在普救寺借住下来,以便接近小姐。但是,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崔莺莺作为崔相国的女儿,家教更严。亲“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张生百方求计,也只得道场遥观,隔墙酬诗,没有当面倾诉的机会。风云突起,作乱孙飞虎闻听莺莺有倾城倾国之貌,带领半万贼兵包围普救寺,要掳莺莺为妻。三日不交人,烧寺杀人,“僧俗寸斩,不留一个”。众人一筹莫展,莺莺提出三个方案:一、“将我与贼汉为妻,庶可免一家儿性命”。母亲不允:“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怎舍得你献于贼汉,却不辱没了俺家谱?”二、“我不如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将我尸榇,献与贼人,也须得个远害全身。”母亲不舍。三、“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这个主意得到母亲的赞成,当下命令长老在法堂上高叫:“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张生挺身而出,修书给白马将军杜确,搬来救兵,彻底赢得了莺莺和丫鬟红娘的好感。大家都以为好事将成,不料事平之后老夫食言不守,许婚不认,设宴让张生、莺莺兄妹相称。两个年轻人大失所望。张生据理力争,被老夫以老相国在世已将莺莺许于侄儿郑恒推脱。张生痛苦万分。终于,红娘见义勇为,决定帮助两个有情人。她建议张生趁小姐到花园烧夜香时,隔墙弹琴倾诉心意,让莺莺进一步了解了他的一片深情与至诚。红娘又答应为张生传送书信,推动崔、张爱情的实际进程。莺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向张生居住的西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老夫人发现了崔、张的自主爱情之后,又是红娘承受了“家法”,据理力争,指责事“乃夫人之过也”,指出“信者,人之根本”,“兵退身安,夫人悔却前言,岂不为失信乎?”提出了成全两人的方案,迫使老夫人应允了两人的婚事。虽然后来张生和莺莺还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云开雾散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5. 《西厢记》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
故事说的是唐德宗元年,崔相国死后,其夫人郑夫人携女儿崔莺莺和丫鬟红娘护送崔相国的灵柩回家乡安葬。到了河中府的时候,因为道路受阻,只好暂住在普救寺的西厢房内。这时书生张君瑞赴京赶考,也途经普救寺,在佛殿上窥见到了美丽的莺莺,顿生爱慕之情,便改变了赶考的打算,也在寺中住了下来,所住之处和西厢房后花园仅一墙之隔。从此,张生和莺莺两人暗通款曲,互表倾慕。就在这个时候,叛军头目孙飞虎用重兵包围了普救寺,扬言要夺莺莺为妻。郑夫人没有办法,便许下诺言,谁若能解普救寺之围,就将莺莺许配谁为妻。恰巧,张君瑞的故交白马将军的军队就驻扎在附近,张生便写信请他来解围。白马将军果然顺利地解了普救寺之围。可是,郑夫人临时悔婚,只允许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一气之下病倒不起。莺莺焦急万分,于是派遣红娘前去探望。由于红娘的热情相助,几经周折,两人私定了终身。但此事很快就让郑夫人识破了。郑夫人狠狠地拷问了红娘,红娘机智灵活,沉着应对,把郑夫人驳得无言以对。不得已,郑夫人只得同意了这门亲事。但是,她又提出“相门不招白衣女婿”,催张生上京应考,张生答应了郑夫人的要求。后来,张生果然考中,当他还没有回到河中府,郑夫人的侄子郑恒来骗娶莺莺。他编造谎言,说张生在京做了卫尚书的女婿。郑夫人于是改变了主意,莺莺听后也悲痛欲绝。正在这时,张生回来了,由于红娘和白马将军的帮助,最后郑恒因羞愧撞树而死,崔莺莺和张君瑞结成美满姻缘。

《西厢记》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6. 《西厢记》故事梗概?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如下:
1.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
2.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
3.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扩展资料:
《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
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7.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如下:
1.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
2.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
3.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扩展资料:
《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
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8. 《西厢记》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1、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
2、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
3、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扩展资料:1、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2、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
3、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崔莺莺待月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