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信息不对称?

2024-05-13

1.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在各种交易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
正常情况下,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但根据通常所拥有的市场信息也足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有效进行;在另一些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却导致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政府进入市场.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

2.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影响在哪里

3.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

4.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前面所有得章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公司金融里边最重要的两个决策: 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是“完美”的。本节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三个模块,我们就要进入“不完美的世界”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下的《公司金融》代表的是什么呢?代表它有两大摩擦:一个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个是代理问题。本节我们一起来学习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的问题,就引出了我们《公司金融》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公司治理。搞好公司治理,其实是能够帮助我们企业最大化价值的必经之路。在公司治理里边,我们究竟怎么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部分一起学习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什么是“逆向选择”问题?什么样的信号更可信?企业如何传递有效的信号?
                                          
       首先我们来看 什么是逆向选择问题 ?很简单,因为它是发生在事前的。我之后会学习发生在事后的问题,也就是道德风险问题。说起逆向选择,它实际上最早是由美国一个经济学家叫做乔治·阿克洛夫,他在1970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里边,首先提出来的。在这篇文章里边,他其实考虑的是一个二手车的市场。这个二手车市场里边有三辆二手车来卖,它们都是宝马车。对于买家来说,你其实并不了解这三辆二手宝马车它真实的性能怎么样,但是卖家他是具备这方面的信息的。假如说这三辆里边有一个保养得非常的好,就跟新车一样,我们管它叫做优等车,假设它价值100万;还有一辆车保养得一般,我们叫做中等车,它的价值是50万;还有一辆车保养得非常的差,我们管它叫做劣等车,它的价值是30万。作为买家来说,你没有办法区分出这三辆车,因为这三辆车漆都喷得很漂亮,长得一模一样,你也区分不出来,只有卖家才知道它的真实价值。作为掌握信息比较少的一方,就是你,你愿意出多少钱呢?你可能只愿意出一个平均价,对吧?100、50,加上30的一个平均价就是90万。当你出价90万的时候,那个优等车的车主,他就不会愿意把他的车卖出去了,他不愿意卖出这个价值100万的车,最后只拿回90万,所以他就会从这个市场里退出去了。那么留在市场里边的只有中等车和劣等车。当你知道留在市场里只是中等车和劣等车的时候,你可能就又会调整你的出价,再出一个平均价,50万和30万的平均价就是40万。当你出价40万的时候,那个中等车就又退出去了,对吧?那个车主肯定不愿意卖。所以,最后留在市场上的只有那辆价值30万的劣等车,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这个就是 阿克洛夫 在1970年第一次提出了这个逆向选择的问题,所以他在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来看看在金融里面的运用。比如说一个企业发行股票,它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我们这些投资者,其实不知道这个企业到底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企业的内部高管是能够区分出来的。假如说我们有两类公司,一类公司是未来发展非常好的公司,一类公司可能表现得不会那么好,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区分。这个时候这两类公司都来发行股票,一类公司的股票可以值50块钱一股,另一类公司的股票只值30块钱一股。但是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所以我们只愿意支付平均40块钱。那个好公司看到我们的出价以后,他就不会再去卖股票了,所以留在市场上的只是最差的公司,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逆向选择的问题。
  
        所以一句话,到底什么是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质量高的人或者质量高的企业退出了这个市场,你可以粗略地把它理解成为,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 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这么多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市场上交易无法进行,市场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
  
       逆向选择在我们生活当中到处可见,我们怎么来解决逆向选择或者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在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部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 信号传递的理论 。在下一讲,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一种方法,叫做 机制设计的理论 。
  
       什么样的信号更可信?什么是信号传递理论呢? 信号传递理论,它的逻辑就是我们有两方,一方具有信息,另外一方不具有信息。具有信息的这一方,可能通过做一件事情来传递一个信号,告诉不具备私人信息的这一方,他的真实的水平或者是他真实的质量。 
  
        对于信号理论来说,它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必须要有 信息不对称 ,具有更多信息的这些人首先来行动发射这个信号;第二个条件,就是这个信号必须要对 其中的一部分人,要比另外一部分人发射这个信号的成本要来得更低 ,这样这个信号才会可信。
  
       比如说我们到动物园会看孔雀,公孔雀会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它在求偶的时候也会孔雀开屏。其实这个在自然界里边是对它非常不利的,因为你知道在自然野生环境下,它拖着这么长的尾巴,是很难逃避天敌的追猎的。但是为什么它还拖着这样一个长长的尾巴呢?其实这个雄孔雀,它就是在发射一个信号,告诉这个雌孔雀,你看我拖着这么长长的尾巴,我还能够生存下来,代表着我的基因非常得好,我非常的强壮,所以marry me,和我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信号传递的理论。
  
       企业如何传递有效的信号?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高管可能知道一些企业的外部人员不知道的信息,内部投资人和外部投资人也会有信息不对称。那么企业高管怎么来解决这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他就可以通过传递信号的方法,告诉企业的外部投资人,自己是一个兢兢业业为企业努力工作的经理,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股东的利益。企业传递信号有哪几种方法呢?总结两种最常见,也最实用的方法: 一个就是企业高管的主动降薪;第二个就是企业的自愿信息披露。 
  
       我们会看到很多企业的CEO,他会主动把自己的薪酬降得比较低。比如说2019年3月5号,我国某公司它的CEO就发公告,他说我要主动降薪,我把我的年薪降到8万人民币每年,每个月还不到7000块钱。他做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要告诉外界,我要努力地为企业来工作。这个主动降薪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当时克莱斯勒的情况非常不好,负债累累,它的总裁就主动降薪到一美元。
  
       我们来分析一下,企业高管为什么要通过降薪来传递这个信号?其实你也知道,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他的工资只是他薪酬的一部分,他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像股票、像股票期权,股票和股票期权更多的是代表企业未来的收益。所以当一个企业的CEO,他主动降薪的时候,他其实向市场上传递的信号是什么呢?是他对这个企业未来非常的有信心,他更多地去依赖于企业未来的收入。他的股票、他的期权部分来给他更高的报酬,而不是靠企业现在的现金。所以企业的高管主动降薪,他传递的就是一个非常正面、非常好的信号,因为对于那些好的高管来说,这个信号的成本来得更低,逻辑就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股票和股票期权来赚钱。
  
        第二个在公司治理我们常见的传递信号的方法,就是 信息的披露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上市以后,每一个季度都要向公众来披露自己的信息。尤其我国最近开启科创板,来试行注册制。注册制的一个最重要的逻辑,就是你企业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企业的信息,而且你需要披露企业的各个方面的信息,把企业暴露在监管机构、暴露在新闻媒体、暴露在投资人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企业的高管就没有办法做那些蝇营狗苟、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一个企业愿意上市,愿意把自己暴露在众多监管的目光之下,它实际就是在发射一个信号,告诉投资者,我是一个好的企业,我不会损害你的利益。尤其在上市了以后,我们知道除了证监会要求的强制的披露,很多企业还有很多自愿的披露,也就是在强制披露之外,它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
  
       另外一种情况,假如说我不是一个好公司,那我可以模仿那些好公司,通过虚假披露来对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吗?我告诉你,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一旦你做虚假披露被发现了,惩罚是非常严厉的,而且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本世纪初,著名的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安然是一家石油公司,它财务严重造假,包括给它做的审计公司的安达信也和它串谋,合伙起来造假,以致它的股价虚涨,一直涨到100多块。但是后来它财务造假的事情被揭发出来,造成安然的轰然倒塌,几十人受到了刑事的追责,连安达信也倒闭了,所以原来是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最后就变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总结 :在不完美的世界里边,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是逆向选择问题,这也是我们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头号问题。那么到底如何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信号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发射一个信号来给信息劣势的一方。这个信号要可信,它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这个信号要有成本;第二个条件就是发射这个信号的成本,对于那些优质的企业、那些优质的人才,要比那些相对来说劣质的企业或者是能力比较低的人,这个信号的成本要来得更低,这样这个信号才会更加可信。

5.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影响在哪里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6. 信息不对称是指什么?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后者例子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拓展资料:可能产生的问题1.代理人问题 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事。如经理作为全体股东的代理,但是可能不会始终维护股东的利益,在决策时尽可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整,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的行为。这也是股权激励的原则。 2.道德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状态在交易完成之后会使交易双方面临“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是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经常用道德风险概括人们“偷懒”,“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通常表现为下列三种情况:一是违反借款协议,私自改变资金用途;二是借款人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三是借款人对借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不努力工作,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3.逆向选择 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在1970年代发表著名著作《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作了进一步阐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经济学方面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7.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
税收管理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着信息而展开,无论是对外的征收管理,还是内部的行政管理,无非是为取得和利用信息。
税务机关根据信息向纳税人征税,根据信息进行内部管理。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信息是税收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税务信息化克服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机理
  税收管理的一切问题,不外乎包括两个层面四种情形的信息不对称。就总体情况而言,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税务机关总是不如纳税人更了解其应税信息,因而妨碍“应收尽收”;由于一些纳税人不愿花足够的时间学习纳税知识,或者税务当局的信息服务提供不足,存在纳税人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纳税须知的信息,因而妨碍“应纳尽纳”。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不仅直接影响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可能通过导致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加剧影响。
  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共享性。信息的取得、传递可以跨越时空,信息传递的边际成本接近零,从而压缩信息不对称的时空;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增值性,利用原生信息可以派生出新的有用信息,信息使用的边际收益在很大区间呈递增,从而抑制“道德风险”。
  税务信息化,使税收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发生根本改观:依靠向外联通社会信息网络,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应税信息的能力得以增强,促进“应收尽收”;依靠因特网站、声讯等互动服务形式,纳税人获得信息服务和纳税服务日益充分、便捷,促进“应纳尽纳”;依靠内部广域网络、信息系统,税务机关内部高层,可以直接从基层取得信息并增值利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掌握真实税源,统一的信息系统保障统一执法、公平税负。
  二、税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1.信息的“体外循环”。主要表现为人工录入被动取得的纳税人申报表信息,而纳税人提供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不全,或未纳入数据库。这是因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纳税人涉税信息源的可控性还相当弱;尽管《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对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金融机构、工商等部门依法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等作出了规定,但由于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等因素,第三方信息提供机制难以落实;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通常较低,往往以人工方式提供信息,使税务机关录入信息工作超负荷。这都造成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不完全。
  2.信息甄别能力弱。表现为初次甄别即纳税评估功能弱,以及二次甄别即税务稽查的功能弱。这是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税务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以及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较;以人工手段实施纳税评估又不足取,因为人工的纳税评估只能进行简单的核实而无法进行大量的复杂计算;初次甄别弱必然造成二次甄别难,核实难的问题必然导致查实难。
  3.信息利用“低附加”。表现为预测、决策功能弱。在征收管理上,征收电子化水平高于其他环节。在行政管理上,信息化局限于公文、管人、管物等事务性应用。这是因为信息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建立数量分析模型,目前数据库中已有信息不一定完全符合模型需要;信息化建设较多地表现在技术被动地模拟人工,使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不足;税收管理理论与方法滞后于实践。
  三、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1.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提高信息外联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掌握充分信息。
  2.提高数据集中度,进一步增强税务机关内部层级之间的信息对称度,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税负的公平性。
  3.推广“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推行多元化申报和网络化缴库一体化服务,使纳税人获得更好的纳税服务,维护纳税人权益。
  4.加强人机结合的纳税评估,实行纳税人信用等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纳税遵从。
  5.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开发应用决策系统,以及标准化质量管理,以税务信息化推进税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8. 请问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
税收管理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着信息而展开,无论是对外的征收管理,还是内部的行政管理,无非是为取得和利用信息。
税务机关根据信息向纳税人征税,根据信息进行内部管理。因此,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信息是税收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税务信息化克服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机理
  税收管理的一切问题,不外乎包括两个层面四种情形的信息不对称。就总体情况而言,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税务机关总是不如纳税人更了解其应税信息,因而妨碍“应收尽收”;由于一些纳税人不愿花足够的时间学习纳税知识,或者税务当局的信息服务提供不足,存在纳税人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纳税须知的信息,因而妨碍“应纳尽纳”。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不仅直接影响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可能通过导致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加剧影响。
  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共享性。信息的取得、传递可以跨越时空,信息传递的边际成本接近零,从而压缩信息不对称的时空;信息化使信息获得增值性,利用原生信息可以派生出新的有用信息,信息使用的边际收益在很大区间呈递增,从而抑制“道德风险”。
  税务信息化,使税收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发生根本改观:依靠向外联通社会信息网络,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应税信息的能力得以增强,促进“应收尽收”;依靠因特网站、声讯等互动服务形式,纳税人获得信息服务和纳税服务日益充分、便捷,促进“应纳尽纳”;依靠内部广域网络、信息系统,税务机关内部高层,可以直接从基层取得信息并增值利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掌握真实税源,统一的信息系统保障统一执法、公平税负。
  二、税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1.信息的“体外循环”。主要表现为人工录入被动取得的纳税人申报表信息,而纳税人提供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不全,或未纳入数据库。这是因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纳税人涉税信息源的可控性还相当弱;尽管《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对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金融机构、工商等部门依法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等作出了规定,但由于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等因素,第三方信息提供机制难以落实;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通常较低,往往以人工方式提供信息,使税务机关录入信息工作超负荷。这都造成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不完全。
  2.信息甄别能力弱。表现为初次甄别即纳税评估功能弱,以及二次甄别即税务稽查的功能弱。这是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税务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以及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较;以人工手段实施纳税评估又不足取,因为人工的纳税评估只能进行简单的核实而无法进行大量的复杂计算;初次甄别弱必然造成二次甄别难,核实难的问题必然导致查实难。
  3.信息利用“低附加”。表现为预测、决策功能弱。在征收管理上,征收电子化水平高于其他环节。在行政管理上,信息化局限于公文、管人、管物等事务性应用。这是因为信息利用的基本途径是建立数量分析模型,目前数据库中已有信息不一定完全符合模型需要;信息化建设较多地表现在技术被动地模拟人工,使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不足;税收管理理论与方法滞后于实践。
  三、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1.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提高信息外联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掌握充分信息。
  2.提高数据集中度,进一步增强税务机关内部层级之间的信息对称度,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税负的公平性。
  3.推广“12366”纳税服务热线,推行多元化申报和网络化缴库一体化服务,使纳税人获得更好的纳税服务,维护纳税人权益。
  4.加强人机结合的纳税评估,实行纳税人信用等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纳税遵从。
  5.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开发应用决策系统,以及标准化质量管理,以税务信息化推进税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