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港珠澳大桥?有何意义?

2024-05-13

1. 为什么要建港珠澳大桥?有何意义?

建港珠澳大桥意义是改善珠江口两岸经济不均衡现状。增加香港对西岸乃至粤西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这座桥为大湾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最便捷的、覆盖社会面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整个广东及周边地区的东西便捷通道得以形成了。
港珠澳大桥的前身是原规划中的伶仃洋大桥。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澳门与中国内地之间的陆地运输通道虽不断完善,但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的交通联系因伶仃洋的阻隔而受到限制。
同世纪90年代末,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发挥港澳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什么要建港珠澳大桥?有何意义?

2. 大家都知道,港珠澳大桥正在动工,为什么要建这么一座大桥呢。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目前尚处规划阶段。
  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整座大桥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一百公里,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
  港珠澳大桥总工期计划为六年,预计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
  这个计划中的长达29公里的大桥估计耗资20亿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庞恰特雷恩湖桥和宁波杭州湾大桥的世界第三长桥。
  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这个计划的构想最初在1983年提出,大桥的建成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在交通方面,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三、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
  大桥的主航道位置将采用隧道形式,并将修建两个人工岛提供桥隧转换设施,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行道的通行来往。作用  香港方面对该计划表示很大程度的支持。大桥的建成将加速香港与中国大陆的人流物流的流通,但是也有一些人担心由于香港和澳门之间的交通时间缩短,到香港旅游的游客可能会把花在香港的消费转移到澳门,同时香港的一些货运业也可能受到澳门廉价成本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今年开工拟于2009年12月20日动工 建设方案已上报1月21日,粤港合作第十二次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共同主持会 议,国务院港澳办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港澳办主任唐豪和粤港双方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认为,去年以来,双方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挑战,务实推进各领域的紧密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新成果:广东与港澳紧密合作内容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升为国家战略;广东出台《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包括9个方面30项措施,支持在粤的港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转型升级;服务业对港开放先行先试、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成立金融合作专责小组,推动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大型跨界基建和口岸合作扎实推进;旅游、环保等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 会议提出,下一阶段,粤港双方将重点推进6个方面的合作。一是共同研究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共同编制区域合作专项规划,成立“粤港推进《纲要》实施协调小组”,制定工作计划,重点从金融、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快推进落实《纲要》;二是继续支持在粤的港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三是进一步落实服务业对香港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政策;四是争取2009年动工兴建港珠澳大桥,加快推进深港河套地区综合研究以及广深港高速铁路、莲塘/香园围口岸等大型跨界基建项目建设或前期工作;五是充分发挥粤港金融合作专责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深化粤港金融合作;六是加强环保合作,共建绿色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

3. 港珠澳大桥建好后又建了哪些大桥

    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世界最大规模的桥岛隧集群工程——港珠澳跨海大桥通车运营,它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短期内不会有桥梁工程能超越港珠澳大桥,但我国一座座“世界同类桥梁之最”正在一次次刷新世界桥梁建造的历史记录,港珠澳大桥建好后建成和在建的大桥主要有(排名不分先后):
世界最大跨度钢箱桁架推力式拱桥——秭归长江大桥,2019年9月27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883.2米,主跨531.2米,宽32.3米,大桥施工中采用规模在国内领先的扣挂体系与缆索吊机,形成了四项技术创新成果,大桥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世界第一峡谷高塔悬索桥——赤水河红军大桥,2019年9月30日全面建成交付,大桥主跨1200米,主塔高243.5米,是世界上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中第一高塔、第二大跨度的峡谷大桥,该桥由四川省铁投集团投资,四川路桥集团承建。
世界首座半漂浮体系独柱塔钢箱梁斜拉转体桥——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京广铁路斜拉桥,2019年10月8日正式通车,创造了目前世界上同类型桥梁跨度最大、桥面最宽记录,转体的桥梁单侧重约1.8万吨,相当于3个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最大转动角度近105度,转体桥梁长度近250米,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世界最大跨度的双层悬索桥、我国跨度最大的悬索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2019年10月8日正式通车,大桥主跨1700米,一跨过江,大桥为双层公路桥,上下共有12车道,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
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2019年9月20日全桥贯通,预计2020年6月通车。大桥连接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市,采用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
世界最大跨度叠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小干二桥,2019年9月30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1455.2米,主跨370米,跨径为同类桥梁世界第一,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
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桥、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2019年9月25日全桥合龙,预计于2020年全面通车。大桥全长16.34公里,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大桥起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依次跨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北东口水道,到达苏澳镇上平潭岛,共设有元洪航道桥、鼓屿门水道桥和大小练岛水道桥等三座钢桁结合梁斜拉航道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
世界跨度最大全漂浮体系斜拉桥、长江桥面最宽桥梁——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大桥全长7548米,主跨938米,桥面宽48米,双向10车道,大桥南岸主塔高271.5米,相当于约100层楼房的高度,主塔是目前已建在建的世界最高A型桥塔,大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悬索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2019年9月18日大桥中塔沉井顺利完成下沉,大桥全长7.9公里,主跨800米,采用双层公路设计,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代表我国现有的桥梁建设水平,建成后将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大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世界首座大跨度钢桁梁铁路悬索桥——云南丽香铁路金沙江大桥,2019年9月26日主塔封顶,大桥连接丽江与香格里拉,两岸分别为哈巴雪山、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大桥全长882.5米,采用三跨连续单跨悬吊上承式钢桁梁结构,大桥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世界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2019年9月24日大桥中跨首节钢梁架设成功,2020年前后建成通车,大桥全长6.409公里,主跨1092米,一跨过江,下层为6线铁路,上层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大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
孟加拉国“梦想之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2019年7月15日,大桥超大直径水下钢桩全部插打完成,大桥为公铁两用桥梁,是中国公司在海外通过投标中标的最大单体桥梁工程,是连接我国及东南亚“泛亚铁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交通支点工程,大桥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问你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因为我就在“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工作,建桥报国,无比自豪!
    满意请采纳~

港珠澳大桥建好后又建了哪些大桥

4. 港珠澳大桥建起来有多难?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铁流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日前,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港珠澳大桥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总长55公里,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包含22.9公里主体跨海桥梁,约6.7公里沉管海底隧道和链接隧道与桥梁的东西人工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本文就港珠澳大桥在修建海底隧道中曾遭遇的技术难题,以及相应的解决之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新华社)
难题1:限高120米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由于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对通航要求较高,远期要保障30万吨游轮的通航能力。但要满足30万吨游轮的通航能力,就必须建造一座桥面高度超过80米,桥塔高度达到200米的超级大桥。但由于大屿山机场在航道处限高为120米。因此,不可能采用桥梁方案跨越这两条航道,如果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那么,港珠澳大桥就将陷入无疾而终的困局。
对此,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修建海底隧道,由于有高度上的限制,加上海底隧道不仅能很好地解决水域的跨越问题,而且还在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解决了大面积水域的航运问题。特别是随着修建海底隧道的一些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海底隧道已逐渐成为了工程界普遍认同的跨越航运繁忙航道的第一选择。
因此,港珠澳大桥之所以选择修建长海底隧道,并成为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这一方面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底隧道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及海底隧道入口模拟图
难题2:10%水阻率
要建造海底隧道,首先要找到能把桥梁和海底隧道连接起来的岛屿,由于附近海域没有现成的岛屿可供使用,这就必须修建人工岛来连接海底隧道和桥梁。而伶仃洋是—个典型的弱洋流海域,加上每年有大量的泥沙从珠江口流入伶仃洋,如果人工岛长度和宽度过大,就会起到阻挡泥沙流入大海的作用,水阻率一旦超过10%,泥沙就有可能被阻挡沉积,在岁月流逝中让伶仃洋变成一片冲积平原。
为了避免这个灾难性的后果,就必须缩小人工岛的尺寸,把人工岛的长度控制在1公里以内,但采用盾构法的话,由于盾构法对稳定性要求很高,隧道也会埋得比较深,最终会导致人工岛的长度超标并撞上10%水阻率的红线。
在综合考虑水阻率以及该处隧道规模、海域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下,最终采用了沉管法取代盾构法。沉管隧道是指在海床上浅挖出沟槽,将预制好的管道沉放到沟槽中,然后进行水下对接。采用沉管隧道技术后,降低了400米的岛屿长度,将岛屿长度控制在625米,解决了10%水阻率的问题。

沉管预制场(方俊明摄)
难题3:800万立方米淤泥
之前讲到要修筑625米长的人工岛以连接桥梁和海底隧道,而在修筑人工岛的地方有一层15到20米的淤泥,由于淤泥的物理属性,如果在其基础上做抛石斜坡或常规重力式沉箱的话,抛石或重力沉箱就会因淤泥而打滑,地基不稳。最常规的办法是把淤泥全部清理掉,或者用排水结固的办法使淤泥变干,然后再抛石或用沉箱坐稳。
但在海底排水使淤泥变干并不现实,而如果要把淤泥全部清理掉,要清理足足800万立方米淤泥,这不仅耗时耗力,使在一年的造岛工期内无法完成工作任务,而且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对此,工程师的解决之道是采用120个重550吨,高55米,直径22.5米的圆形钢桶围成一圈来稳定地基,钢桶会插入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砂层中,逐渐会形成稳定的结构,届时只要在钢桶围成的人工岛内填充沙石即可,钢桶会使沙石留在人工岛内,不用在担心抛石和沉箱顺着淤泥滑走,最后形成永久的抛石斜坡堤和临时钢圆筒结构相结合的岛壁结构。

难题4:3厘米误差
成功修筑人工岛的前提是要制造出120个550吨重、55米高的巨型钢桶,但由于钢桶的体积过于庞大,没有任何一个卷板机和模具能够完成这样钢桶的制造工作,不得不采用模块组装的办法,将钢桶分成72个模块,一组一组的拼装。但这种做法也会带来一个问题,由于钢桶的误差要求被限制在3厘米以内,而每一次拼接都会有一定的误差,加上拼接的模块数量达72个,以及钢桶高达55米的巨大体积非常不利于加工和制造,在多次拼接后有可能无法将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
最终,工程师们用内胆来解决钢桶制造的精度问题——制造一个能够控制圆柱形钢桶外型的钢结构支架,在这个钢结构支架的辅助性进行拼接,终于将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

难题5:沉管的浮运和沉放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由33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每个标准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排水量大约在8万吨。隧道沉管在岸上预制好之后,用钢封门将两端封闭,沉管浮在海面上,由多艘大马力拖轮拖到约7海里外的施工海域,然后再下沉到海底对接安装。
由于沉管体积庞大且重量很大,加上水文情况、水道宽度的限制,以及沉放时对精度有很高的要求,沉管的浮运和沉放属于施工过程中的项重要技术。沉管浮运需要考虑拖拽力、水流速度与方向以及潮汐、海水密度和大风的影响。由于水的阻力系数等因素,会造成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一旦拖拽力如果计算不精确,就有可能导致钢缆断裂,沉管倾覆。另外,潮汐也会引起水位变化,海水密度也会引起浮力变化,水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决定管节尺寸以及浮运沉放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都是要仔细考量的因素。
沉管沉放也有很多技术挑战,由于局部施工区域属于极为松软而且类型多样的土质,较容易发生过度沉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将严重影响安装的精度,无法按要求将误差要控制在7厘米以内,可能给隧道的工程质量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另外,沉管下沉过程中对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海底基槽淤泥回流也会给沉放带来不小阻碍……
面对上述挑战,工程师们见招拆招,一一将问题解决。为确定拖拽力,工程师开展的管段拖曳阻力模型试验,确定管段及管段组合体的拖航阻力,并以试验数据推算推拖拽力和拖船的数量和所需功率。为避免过度沉降,保障安装精度,在每个沉管安装之前,先在伶仃洋40多米深的海底开挖一条海底隧道基槽,基槽挖好后打挤密砂桩,然后在基槽上铺2到3米的块石并夯平,创造一种新的复合地基,使沉管的沉降值大大缩小,把误差控制在5厘米左右。面对海底基槽淤泥回流,一方面设置5个固定观测点保持对施工海域的泥沙检测,提供有效的泥沙淤积预警分析,为后续沉管安装施工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设置水下横向截泥堤坝,拦截沿基槽方向的泥沙回淤物,同时调动“捷龙”、“浚海6”清淤船清理淤泥。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参考资料:《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5.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何意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港珠澳大桥从构想到变成现实,实现了三地的紧密连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首次建立了安装船、沉管、缆绳和水体系统的1:1的三维精细有限元仿真模型,为实际工程中的沉管及沉放驳结构上的合理布缆方式和施工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这是一个国家的奋斗精神。面对防洪、防风、海事、航空限高等各种复杂建设难题,全国各地的建设精英们夙兴夜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自豪感,竖起中国桥粱的高峰,再度刷新了世人对中国工程的印象。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具体的人为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港珠澳大桥从构想到变成现实,实现了三地的紧密连接。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何意义?

6. 港珠澳大桥建造的意义是什么?

1、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其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港珠澳大桥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4、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从而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

扩展资料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工建设。2017年7月7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大桥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大桥将于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运营。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东人工岛位于港珠澳大桥水上桥梁和水下隧道的衔接部分,是大桥建设中的关键节点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港珠澳大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7.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

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全长49.968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578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港珠澳大桥项目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2009年12月15日在珠海动工,2016年3月30日随着最后一片重达1950吨钢箱梁的成功吊装,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非通航孔桥箱梁吊装30日全部完成,通航孔桥大节段钢箱梁吊装预计于8月底完成。届时,港珠澳大桥桥梁将全面合龙。  ,2017年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只需半小时,粤港澳三地将紧密连接在一起。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

8. 港珠澳大桥什么时候建成的?

1分钟回顾港珠澳大桥9年建造全程,真的是太壮观了!